冰毒是什么,冰毒的发明及滥用史,冰毒的药理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2012年1月11日 18544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

冰毒是什么?——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毒瘤!

冰毒的发明史及滥用
冰毒属于苯丙胺类衍生物的一种。这类药品于1887年投人生产,而后又于1919年合成甲基苯丙胺。直到1927年,苯丙胺类制剂的精神药理学作用才首次被描述,而且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它们只是被广泛地用于医疗,以及作为第2次世界大战中的军队用药,以解除战士们的疲劳和振奋他们的精神。战后,首次冰毒滥用大流行暴发于日本。造成这次流行的直接原因是用于军事目的库存的冰毒大批投入市场。这次滥用流行涉及50万人,其中有5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此后20年间,在欧洲和美国也发生过同样的大流行,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和暴力行为殃及整个社会。到70年代,由于各国对冰毒施行了管制措施,限量生产和限制使用,使流行趋势有所缓和。遗憾的是苯丙胺类滥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流行趋势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此起彼伏,继续对公共卫生和人类社会造成危害。

我国冰毒滥用史
我国在解放前也有冰毒滥用问题,当时主要在青年学生中使用。1952年重庆市曾发生冰毒(当时商品名称为“抗疲劳素片”)成瘾问题,中央卫生部当即发出通知,规定冰毒应列入剧药范围进行管理。1962年,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又发生了滥用冰毒事件,在国务院和山西省、内蒙古自冶区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坚决措施,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1964年,卫生部颁发了“管理毒药、限制性剧药暂行规定”,将苯丙胺类列入管理范围,以后又将其列入一类精神药物进行管制。

冰毒的药理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冰毒的药理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现认为是通过网状激活系统引起大脑皮质兴奋。苯丙胺类可引起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的释放,继而又通过神经组织阻断对这些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冰毒产生的欣快感很可能是由于增强了去甲肾上腺素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低剂量冰毒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增强,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其他作用包括厌食、出汗,瞳孔扩大和胃肠道、细支气管以及膀胱平滑肌松弛。冰毒的厌食和食欲抑制作用一直被用于帮助减轻体重。然而,在治疗剂量时,其真正的食欲抑制作用是极小的。冰毒同样抑制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冰毒直接作用于黏膜时,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在治疗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鼻炎时,常用苯丙胺控制鼻黏膜充血。

本文由毒品检测网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pinjiance.com/bingdu.html 否则严重追究。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