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毒品”急性中毒及救治

2012年10月29日 912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毒品”急性中毒及救治

“软性毒品”又称新型毒品,主要相对鸦片、海洛因、大麻等传统麻醉药品,其代表性毒品有:

1、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的有甲基苯丙胺(我国俗称“冰毒”)和丁卡因;

2、以致幻剂,包括植物来源和化学合成的有色胺等和分离性麻醉剂如氯胺酮(我国俗称“k粉”)

3、以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的有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我国俗称“摇头丸”)

4、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有氟硝西泮,Y-羟基丁丙酯。目前社会上有“软性毒品”成瘾小、身心依赖性小、毒害小的传言,而出现软性毒品中毒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以“摇头丸…‘K粉”毒品中毒为主。我院急诊科自2003年到2006年上半年共收治“摇头丸”中毒患者17例:

1.一般资料:

17例中男性占12例,女性占5例,年龄14~52岁,个体户6例,无业4例,职员4例、学生3例。中毒场所集中在歌厅、迪厅、酒吧、俱乐部等娱乐场所。将摇头丸溶解在软、硬饮料中,用啤酒送服9例,可口可乐、雪碧等饮料送服5例,不详为3例,14例为主动饮用,3例被他人投毒,服用剂量最小为0.25片,最大为3片,起效最短为10分钟,最长为60分钟。服毒至就诊时间约为30分钟至30小时。

2.临床资料:

14例患者意识清晰,3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出汗14例、头晕12例,心情愉快12例,恶心、呕吐5例,口干8例,体力充沛13例,话多6例、兴奋12例、磨牙3例(其中l例自嚼舌头),心跳加快10例,运动增多10例,思维敏捷8例,随音乐摇头7例、对音乐敏感8例、胸闷9例、心悸10例、四肢麻木4例,烦燥2例,抽搐l例,情感不协调2例、幻听3例、幻视2例、行为怪异2例、注意力不集中3例,焦虑恐惧3例,神志恍惚2例,失眠4例,激动2例。体格检查;14例意识清晰患者中,体温正常,脉搏90 - 150次/分钟,血压90 - 160/60 - 110mmHg,呼吸20 - 30次/分钟,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好,不同程度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及四肢肌肉酸胀、抽搐。3例意识障碍患者中,1例出现全身抽搐、摇头不止,不能言语、大汗,伴狂燥澹妄,1例出现浅昏迷,双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最慢5-8次/分钟,1例出现中重度昏迷,双瞳孔针尖样,呼吸高度抑制,1-2次/分钟,皮肤湿冷,紫绀、血压下降。所有中毒人员早期大部都有心情愉快兴奋、出汗、心跳加快,活动明显增多。

3.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可根据患者发病场所、接触人群,服毒史及中毒时间,中毒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可结合血、尿毒物鉴定。在治疗上

(1)注意意识和生命征的变化,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不断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意识状态。摇头丸作用时间约4-6h,故病人抢救成功后,生命征正常后应继续观察6h以上。

(2)催吐,洗胃,可促进体内未吸收药物排除减少药物吸收,尽早,尽快.彻底。洗胃液以温开水,1/5000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体为澄清透亮为止,活性炭仅对刚口服这种药物有效,轻度中毒者可行催吐,中重度中毒患者洗胃时注意保护呼吸道以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发生。

(3)加速已吸收药物的排泄,可给予5%N10%葡萄糖液十维生素C静滴(可大剂量89/d)酸化尿液,促进药物排出,亦可同时口服氯化钠。在保证有效循环血量的情况下,血压、中心静脉压正常情况下,可予较强的利尿剂如速尿以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泄,严重中毒患者,可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4)纳洛酮是阿片类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竞争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并阻止β内啡呔,从而达到逆转中枢抑制作用,开始时可予纳洛酮0.4—0.8mg静注,因纳络酮半衰期短,作用时间短,每20—30分钟重复1次,待中枢抑制缓解后,予小剂量维持缓慢静滴。纳络酮对中毒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意识丧失有一定作用,同时纳络酮对血压心率有一定影响,须密观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5)支持对症治疗:①密观生命征,及时发现休克征象,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由于该药有兴奋及致幻作用,可使服药者活动增多,引起脱水、高热、循环衰竭,当患者因脱水所至休克表现时,应立即补液予生理盐水或乳酸纳林格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注意尿量改变,合并有高热脱水症患者可适量调快滴速。在补足液体后可物理降温,酌情给予退热药,当体温降到38度左右可停止降温。②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氯丙嗪可控制高血压及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对极度兴奋、烦燥、惊厥可用安定类药物治疗:地西泮l0-20mg静注,反复发作者同时小剂量持继静滴,强制予床档,约束带等控制患者燥动。根据临床表现可行头颅CT及腰穿了解颅内出血,脑卒中,以及其他原因引起高热,血压过高或神志改变,予醒脑静、胞二磷胆磷、甘露醇营养脑细胞,降颅压治疗。③呼吸系症状处理,密观呼吸改变,轻度中毒患者予吸氧治疗,中重度中毒者出现呼吸抑制,在保证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予中枢呼吸兴奋药,纳络酮治疗。呼吸骤停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④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患者可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血压明显升高时可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钠控制血压,剂量按血压水平调节。控制高血压和心动过适不宜应用β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往往无效)。

(6)心理支持治疗:摇头丸具有神经毒性,滥用会带来一系列心理、躯体,社会问题,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其了解到吸食摇头丸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危害,医务人员不能岐视服毒患者,应正确对待,耐心细致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避免再次服用此类药物。

4.讨论

摇头丸主要成分是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衍生物,具有苯丙胺样中枢兴奋和麦色酰二乙胺样致幻作用。于1912年由德国Merek药厂合成,但未用于临床,50年代才开展进一步药理学研究,70年代曾用于心理辅助治疗;80年代未,90年代“摇头丸”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势头。当前滥用的“摇头丸”其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冰毒),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麻黄素和氯胺酮等,实质是甲基苯丙胺类的混合物。其药丸颜色有粉红、黄色、桔红色、黑色等,别名有“舞会药,拥抱药、亚当、蓝精灵、雅皮士等。”摇头丸能释放大量与5-羟色胺,并对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和与5-羟色胺能受体有刺激作用,摇头丸的毒性反应是通过氧自由基神经毒的形成而产生。药物滥用所产生的成瘾性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密切相关,多巴胺是快感和兴奋的重要物质,成瘾药物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多巴胺效价作用,甲基苯丙胺类直接通过神经细胞膜进入神经元末梢突触前膜的囊泡中,引起多巴胺的释放,也可以阻碍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体回收多巴胺,造成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浓度相对增高。由于长期药物滥用可使脑细胞受多巴胺的严重影响,反应下降,以致造成脑细胞损害,影响认知和运动功能调控。

临床研究发现:

摇头丸虽能改善情绪,增进信任,感知觉增强等,但摇头丸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

(1)躯体症状,多汗、瞳孔扩大或缩小,光反射迟钝,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磨牙,意识丧失,体温痛感下降,感觉中枢障碍等。

(2)精神症状:焦虑、苦闷、烦躁、抑郁、睡眼问题、偏执、强迫行为、惊恐、幻视、幻觉、甚至精神障碍、精神病发作。

(3)代谢方面:横纹肌溶解,体温过高可引起器官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纳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常见死亡原因

(1)诱发心脏病发作(如室颤,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2)高热综合征:包括化谢性酸中毒DIC急性肾功能衰竭,ARDS。

(3)中毒性肝炎,异致肝功能衰竭。

(4)自发性颅内内出血,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

(5)多药合并滥用(包括与酒精同时滥用)过量中毒。

目前“软性毒品”被称为21世纪毒品,其犯罪已超过可卡因和海洛因,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其蔓延最快的地区。有专家预见未来几年,苯丙胺类毒品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海洛因,在亚洲国家蔓延、流行,故“软性毒品”滥用的严重问题,不单是一个违法,治安和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住重道远的社会问题。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