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打击的毒品犯罪种类及打击力度 我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罪名共12种及相应的打击力度: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最高刑:死刑。 2) 非法持有毒品罪,最高刑:无期徒刑。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最高刑:10 年有期徒刑。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最高刑:10 年有期徒刑。 5) 走私制毒物品罪,最高刑:10 年有期徒刑。 6)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最高刑:10 年有期徒刑。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最高刑:15 年有期徒刑。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

2014年3月16日 0条评论 393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十分必要,今后应在强制戒毒所中定期开展。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针具可造成血液传播,吸毒后不安全性行为可造成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可造成母婴传播。为防止艾滋病的蔓延,在吸毒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本研究调查了某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

2014年3月15日 0条评论 3700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目的:分析吗啡/甲基安非他明( M()R/M-AMP)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药物影响因素,为毒品筛检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对2009 2011年新入伍人员进行毒品筛检,调查初筛阳性者的疾病和临床用药情况;在停药7天后进行MOR/M-AMP复检。结果:3625例毒品初筛中共有阳性结果72例,停药7天后复查均为阴性;通过调查找到导致毒检假阳性的部分临床药物。结论:毒品筛查中,部分临床用药可能干扰筛查结果,体检前应停用相关药物。 为保证兵源质量,许多国家已将吸毒筛检作为征兵必检项目[…

2014年3月8日 0条评论 715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案例一]犯罪嫌疑人胡某涉嫌运输毒品案:2010年8月至9月,犯罪嫌疑人胡某多次雇佣他人运送冰毒至天津市。2010年9月27日,犯罪嫌疑人胡某再次雇佣张某、何某某给其运输毒品,并安排麻某某在天津准备接应。9月30日凌晨,张某三人在天津被民警抓获,当场查获冰毒共计842.83克。案发后,犯罪嫌疑人胡某逃匿。2011年1月26日,侦查机关将该案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办案人发现侦查机关认定本案毒品犯罪的主犯为胡某,但并未确定该胡身份及采取上网追逃措施。2011年2月26日,天津市人民检察…

2014年3月7日 0条评论 306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心瘾”容易导致复吸 复吸其实是一个“心瘾”问题,吸毒者即使在消除了毒品戒断反应后仍无法忘怀毒品曾给他们带来的异常欣快感。患者对毒品心理上的渴望(心瘾)程度往往超过生理上所承受的痛苦程度。于是,很多人在戒断生理上的毒瘾后,由于“心瘾”的作用又很快复吸了。脱毒是戒毒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过,仅有两周或3个月的脱毒期(封闭环境),不可能使长期受到毒品侵袭的肌体恢复到正常永平。我们将这一阶段的治疗称为第二阶段“心理戒毒期”。如继续服用替代海洛因的药物如美沙酮,当然会使这些症状减轻,但那就会进入另一种阿片类药物终生替代海…

2014年3月4日 0条评论 345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合成毒品所引发的犯罪问题同传统毒品犯罪一样,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严重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合成毒品问题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世纪之患”。为了有效的遏制、更好地防控合成毒品在我国的泛滥,文章对合成毒品滥用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境外毒品渗透的加剧国内制造、贩卖、吸食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合成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滥用人数持续增多,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突出的毒品问题,给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2014年3月3日 0条评论 383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