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攻击行为包括: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对物品攻击、对他人攻击[1]。海洛因依赖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攻击行为,尤其是对工作人员,给医院管理带来困难,在患者中产生负面影响。对入住本所的800例海洛因患者中发生攻击行为的80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使医务人员及时判断攻击行为的发生,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均为本所2012年1~12月收入院的海洛因依赖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共800例。其中男…

2014年4月5日 0条评论 284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结果所有患者的中毒症状在24-72小时内得到控制,2-5天出院。随访3-50个月,平均21.4个月,11例患者成功戒断,戒断成功率44%。结论采取整体护理,根据患者的身心疾病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和毒品戒断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水平。 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在特殊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以苯丙胺类兴奋剂(麻果,冰毒,摇头丸)为代表。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25例急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患者,其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2014年4月4日 0条评论 357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以及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吸食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毒品)。又名“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或“假日毒品”。目前,全世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吸食人数仅次于大麻,居第二一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罗锋在2004年2月12日召开的国家禁毒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指出,中国吸食摇头丸、氯胺酮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的人数旱不断上升趋…

2014年3月31日 0条评论 5692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静脉给药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躯体反应轻等特点[1],能够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完成躯体脱毒。脱毒期患者无痛苦,缩短了脱毒疗程,增强了患者戒毒信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所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选择性地对42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纳洛酮置换快速脱毒,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3年7月自愿来中心的戒毒者,均符合CCMD-3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42例中男性33例,女性9例,入选患者年龄为26~38岁;吸毒年限4~20年,入院前1w…

2014年3月29日 0条评论 400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解热止痛药、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催眠药这三大类药物最容易让人上瘾。 解热止痛药家家都要使用,也是常见容易成瘾的药物,如家喻户晓的去痛片(索密痛)、复方阿司匹林(APC)等。病人开始确实为了退热止痛,由于较灵验,便经常使用。时间稍长,就能体验到这类药能兴奋精神,消除疲劳,同时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人们一旦断药,则表现为萎靡不振,周身不适,疲惫无力,甚至不能劳动。这类药物一般用于治疗感冒,感冒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切记,痊愈以后不要再吃这类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有杜冷丁(哌替啶)、吗啡、可卡因、美散痛(美沙酮)、安那度(阿法罗…

2014年3月28日 0条评论 277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一、药理学教学中扩展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为保证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为药理学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毒品的作用机制,其次对学生的吸毒动机进行深入剖析,再次要意识到扩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必要性。 (一)毒品的作用机制 鸦片、大麻以及可卡类毒品是目前知名度最高、危害最大的三类毒品。以海洛因的作用机制为例:海洛因属于一种阿片灯药物。人身体的某些器官中存在着一定的内源性阿片肽以及阿片受体,一般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将会对阿片受体产生一定的作用以实现对人的情绪以及行为的有效调节。海洛因这种毒品将会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产生强烈的…

2014年3月26日 0条评论 2968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