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理是诱发人们吸毒的罪魁祸首

2013年6月29日 442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吸毒高危人群面对的考验

当今世界毒品泛滥,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一系列数据均表明,我国吸毒人数正日益增加,低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吸毒就好似一种特殊的“传染病”,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和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而吸毒高危人群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染人群。通过一些禁毒文献和案例的参考可以发现,吸毒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好奇、无知、人生受挫、精神空虚、寻求刺激、受亲友吸毒影响、他人教唆引诱等。

对于吸毒高危人群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易感性,他们也极有可能在这些相似的情境和因素下染上毒瘾。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因素都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从主观方面来说,吸毒高危人群面对的考验主要是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等,如好奇心理、无知心理、人生受挫和精神空虚等;而客观方面的考验主要是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如亲友吸毒、他人教唆引诱等。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吸毒预防,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吸毒高危人群面对的主要考验有哪些,以及处于相关情境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又如何。

好奇于飘飘然

对于一般人而言,关于毒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报刊媒体中获得的一些信息,更多的人并没有十分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应该说毒品在普通人面前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好奇是人的天性,往往越是神秘的东西,人们就越想看个究竟。在建国后的30年中,毒品问题在我国销声匿迹已久,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禁毒、防毒、拒毒、反毒意识都显得较为淡薄。人们对于神秘事物的好奇心理,加之防患意识的薄弱,使吸毒问题在当代社会得以悄悄滋生。据多位戒毒专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好奇心理是吸毒者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吸毒者从一些书里和朋友的描述中,知道吸毒会产生欣快感和梦幻状态;然而,这种感觉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不得而知。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接触毒品的条件,那他对毒品的好奇只限于“不知吸毒什么味”;而当一个人有了与毒品接触的机会后,对毒品的好奇心就会大大增强,从而产生尝试吸毒的念头。

在众多吸毒者活生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好奇心理驱使而走上吸毒之路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中又以青少年为主。在2004年中国登记注册的114.04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5%,达85.53万之多。并且,这种青少年吸毒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几乎已波及全国各地。一次全国性的毒品问卷调查表明,“新奇、好玩、时髦,就是想试一下”竟然成了青少年想吸食毒品的主要理由。

【案例】

个子挺高的古某步入社会了,还像一个孩子一样,整天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一次朋友的约会,让她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直到进了戒毒所那一刻,她还在迷恋最初的那种感觉,尽管那种感觉一点一点地耗尽了她的生命。

那一天凌晨,她在和朋友聚会时,吃了一粒摇头丸。每当古某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迷惘:“我并没有想过要吸毒,当时,只是觉得好奇、好玩,很想尝一下。吃下去后,刚开始没有什么反应,后来就有了点飘飘欲仙的感觉。这种感觉,像有魔力一样,让人不能自拔。”

杨某某原本是个傻气十足的孩子。有一班,几个朋友对杨某某说吸毒快乐无比,飘飘欲仙,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杨某某心动了。“朋友说吸一次没关系,我就试了一下。还有,我也确实想尝一下快乐无比的滋味。”受毒癌驱使,杨某某性情变得暴躁起来。杨某某每天吸毒要花一两百元,他不断地编造各种谎言和借口,向家里要钱,向亲戚借钱,向陌生人骗钱,现在,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相信他了。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具有特色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敏锐,好奇心强。但由于其年少无知,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在许多新事物面前,一旦把握不好,非常容易走入某个误区。对于毒品,他们接受过的专门教育比较少,即使知道也只是“毒害”一词,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他们却一片茫然。毒品对于青少年而言,充满了未知的诱惑,甚至显得有点神秘,而越是神秘的事物,他们就越加好奇和越想看个究竟。于是,一旦有接近毒品的机会,他们便极想尝一口,去领略别人所描述的那种“想啥来啥”的“仙境”般的感觉;可往往就是这尝试性的一口,使他们难以自拔、遗憾终生。

由此看来,好奇心理是诱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的罪魁祸首。好奇心理是人们的天性,人们对宇宙、自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推动了一系列杰出的科学研究和创造;但同时好奇心也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对毒品的好奇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们的无知,如果人们在之前就对毒品及其危害有了一个非常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那么在真正有机会接触毒品的时候,好奇心就不会那么强,更不会想去尝试。因此,在吸毒预防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吸毒高危人群对于毒品的客观认识,以全面的认识和学习来有效地降低对毒品的好奇心理。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