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空间认知 功能损害及治疗转归

2012年11月18日 4437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空间认知,功能损害及治疗转归

新型毒品滥用不仅可致急、慢性中毒症状和错乱、谵妄、幻听等精神症状,还可致执行功能、空间认知功能等认知损害。对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空间认知功能的研究在理解其认知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探讨对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空间认知功能缺陷及治疗转归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病例组:2009年8月- 2010年5月在山东省安康医院戒毒所住院的100例自愿戒毒者,男90人,女10人;年龄20 ~45岁,平均(28±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3)年;吸毒时间0.5 ~8年,平均(4±1)年;日平均冰毒用量(0.8±0.4)g;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苯丙胺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滥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质者。

对照组:2009年8月- 2010年5月在济宁某工厂和酒店工作人员中根据年龄(±3)、性别基本相匹配的原则便利选取100例,男89人,女11人;年龄20—45岁,平均(26±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

该研究获济宁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对象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心理旋转测验

用于空间视觉能力的测验。在PC上进行,每个测试单元有一个正“5”或反“5”(即正像或镜像并有一定角度旋转的“5”)刺激。正式试验共12张“图片5”,共6个角度,分别是:00、600、1200、1800、2400、3000。每个角度分别含有8个测试单元,共48个测试单元。统计指标有:正像和反像平均反应时、正确率;每个角度的平均反应时。

MR评估首次在治疗前进行,第2次在治疗第4周末(±3天)精神病性症状基本消失时进行。在测验过程中,要求其判断正“5”还是反“5”。正“5”,按数字键‘1’,反“5”,按数字键‘0’。要求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1.2.2.药物治疗

病例组予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lmg/片)、喹硫平(湖南洞庭药业生产,规格为100 mg/片)治疗,于l周内加至治疗量,利培酮起始剂量为lmg/d,最大加到6mg/d,平均治疗剂量(4,8 ±1. 2) mg/d.平均维持量(2.7±1,2) mg/d;喹硫平起始剂量从100 mg/d开始,最大加到800mg/d,平均治疗剂量(675.6±124.5) mg/d,平均维持量( 320,2±101. 3) mg/d。治疗期间可酌情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安坦等。

1.2.3疗效评估

病例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Rating Scale,BPRS)、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ale,GAS)评定临床疗效。BPRS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前后总分差值越大疗效越好。GAS分为100个等级,共100分,分数越低病情越重。

1.2.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疗效

治疗后病例组BP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1.3±11.9)vs. (27.3±12.2);t=8.2,P<0.05],GA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62.7±12.0) vs. (75.0±10.6);t=7.7,P<0. 05]。

2.2 MR结果的组间和组内比较

治疗前病例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正像、镜像各角度平均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成绩提高(表1)。

MR结果的组间和组内比较

MR结果的组间和组内比较

3讨论

本研究结果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前MR成绩差,说明其存在着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这与Michelle的研究结论一致。治疗后MR成绩恢复到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提示空间认知功能损害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恢复到常人水平,具有可逆性。未来期待能进行脑功能成像研究从而进一步理解空间认知的神经基础。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