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对吸冰毒的人的影响

2013年9月9日 511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对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认知、态度以及应对毒品技能等的影响

方法: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50名进入试验组,50名进入对照组。试验组研究对象接受由研究者及强制戒毒所的心理医生进行的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干预后3个月进行两组间认知、态度以及应对新型毒品的技能的比较。

结果: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认知相比,除了“新型毒品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小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以及“服用新型毒品后可出现幻觉妄想”外,其余各条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01):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滥用者与对照组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O. O01):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滥用者与对照组滥用者应对新型毒品的技能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通过对甲基苯丙胺类滥用者进行认知行为的治疗以及家庭治疗,可以提升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认知,改善他们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并使其应对新型毒品的技能提高。

目前针对新型毒品滥用者心理社会干预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及态度、提高患者应对毒品的技能、降低戒断症状的发生率、有效延长吸毒者保持操守的时间、减少复吸、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国外最常用的干预模式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Carroll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在药物依赖治疗中的作用主要在于能使患者清醒认识吸毒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树立戒毒的决心,识别导致吸毒的负性自动性想法并用更合理的想法替代,减少能诱发吸毒行为的情境暴露,以及提高长期保持操守的能力;家庭治疗对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有帮助。对吸毒者来说,能使其感到家庭对自己强大的支持力量,坚定治疗康复的决心,增加了戒毒成功的机会:对患者家属来说,除改变了对患者的态度,提高了照顾患者的水平外,还能减少由于遭受社会偏见造成的隔离感和无助感,有利于该人群的心理健康。

在国内,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毒品滥用的研究已经形成多种理论模型,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以传统毒品依赖者为主要对象的。有研究显示,与“传统毒品”滥用者比较‘新型毒品”滥用者无论在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心理及行为特点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传统毒品依赖者的研究结果不能照搬到新型毒品滥用者身上。直到最近几年,研究者才开始把研究目光转向新型毒品滥用的危害及相关问题,但多数以新型毒品滥用现状、危害及药理机制为主。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对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影响: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收治的50例甲基苯丙胺类滥用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旨在提高滥用者对新型毒品的认知、态度以及应对技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便利选取201 1年8 -12月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收治的主要吸食甲基苯丙胺者1 00例。入选标准为:

(1)符合CCMD -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2)在入强制戒毒所前la中,仅吸食甲基苯丙胺或以吸食甲基苯丙胺为主;

(3)没有严重躯体疾病者以及智力低下:

(4)年龄大于18 a:

(5)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完全理解研究内容,能读懂并填写调查问卷:

(6)自愿参加者。

1.2研究方法

以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1 00名,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50名进入试验组,50名进入对照组。试验组研究对象接受1 2次的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其中认知治疗每人7次,家庭治疗每人5次)。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或衍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的认知行为治疗是由接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5a以上认知行为治疗的强制戒毒所的心理医生提供干预。干预的方式是面对面的小组干预,每组6 -8名患者。干预的内容包括:首先是进行认知矫正,即对患者存在的不正确的认知进行矫正,例如对于甲基苯丙胺的认识及态度等。方式包括讲解,以及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共同分析存在的不正确的认知。另外帮助成瘾者识别复吸的高危情景,学会相应的应对技巧,从而提高成瘾者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干预的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1 -1.5 h。干预材料是根据Carroll的《药物成瘾治疗手册》改变而成。此方法是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 NIDA)向全球推荐的心理治疗唯一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明确高危情境:

(2)学习应付高危情境的技能:

(3)学习放松和应激处理技能;(4)思考成瘾活动即刻和延迟的效应;

(5)如果发生偶吸,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6)通过训练控制行为;

(7)学会观察渴求而不是付诸行动:

(8)检验自己的生活方式,发展替代性成瘾行为:

(9)建立复吸警报系统,及时发现复吸的危险信号。对照组研究对象只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1.3研究工具

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采用结合文献自行设计的《新型毒品滥用者认知、态度以及应对新型毒品能力调查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包括4部分: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型毒品(指甲基苯丙胺)的认知、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以及应对新型毒品能力。其中,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是’、“否’、“不确定”填写;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填写:应对新型毒品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有可能’、“不可能”、“不好说”填写。总量表(系数为0. 96,两周重测信度Pearson系数为0.8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以及构成比等描述,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状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都以初中文化水平居多,大多为自由职业者或无业,婚姻状况多数为未婚或分居。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对于新型毒品的认知、态度以及应对技能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对甲基苯丙胺类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认知的影响

如表1所示,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认知相比,除了“新型毒品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小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以及“服用新型毒品后可出现幻觉妄想”外,其余各条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干预后3个月两组研究对象对新型毒品的认知的比较,n(%)

2.3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对甲基苯丙胺类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的影响

表2显示,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滥用者与对照组滥用者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 2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