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可以检测吸毒吗?唾液在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2013年4月6日 24752点热度 6人点赞 0条评论
唾液毒品检测试纸
唾液毒品检测试纸

唾液可以检测吸毒吗?唾液在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滥用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例如吸毒后驾车驶、在娱乐场所、工作场所滥用毒品等[1]。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增强,现场实施血液和尿液样品的采集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其它更易获得的样品替代,唾液就是其中之一。鉴于唾液样品具有的优势,在毒品滥用检测和监管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通过立法,将唾液中毒品检测结果作为吸毒驾驶的证据[2]。

在我国,对唾液中毒品检测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十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申文静等[3]( 2007年) 撰文总结了唾液样品的优势: ①与尿液和血液相比,唾液的收集可避免对客体及其隐私的侵犯; ②不需要特殊收集设备,且易于防止作弊和近距离监控;③较易净化,可降低体内杂质对检验的干扰; ④可以检测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游离态浓度,有利于分析评估药物滥用者个体的受损情况; ⑤通过分析代谢物在唾液中的比率,可以推断药物的摄取时间。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唾液毒品检测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同行在法医学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1 唾液中毒品的存在形式

健康成年人每天分泌唾液约500 ~ 1 500mL,进入体内的毒品组分从血液转移到唾液的途径包括主动运输、膜运输以及被动扩散,其中最重要的是被动扩散。唾液中毒品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毒品的电离常数pKa值、分子体积、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亲脂性以及唾液pH 值等。由于毒品原体比代谢物更具有亲脂性,更易通过脂肪膜屏障进入唾液,因此唾液中毒品检测的目标物主要是毒品原体[4]。Dennis[5]的研究指出,pH 值可以影响唾液与血液中毒品浓度的比例( S /P) ,并通过数学模型预测该比例,公式为:

式中,S 和P 分别代表唾液和血液中毒品浓度;pKa代表毒品的电离常数; pHs和pHp分别代表唾液和血液pH 值; fs和fp分别代表唾液和血液中游离的毒品含量。正常人群的唾液pH 值在6. 2 ~ 7. 4 之间,对碱性药物来说,随着唾液pH 的降低,更多的碱性化合物离子化,使唾液中的毒品浓度升高,反之亦然。

一般认为血液的pH 值为7. 4,按照上述公式推算,当唾液的pH 值为7. 4 时,唾液中的毒品将完全处于游离状态。因此由唾液pH 值的变化可以预测出S /P 的变化。但是,S /P 值的变化同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毒品在吸食过程中在口腔中残留,使计算出的S /P 值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唾液中毒品浓度并不能正确反映血液中的毒品浓度[4]。

2 唾液样品采集方式

由于唾液分泌量较少,唾液样品的采集除使唾液从口中自然流出的非刺激方式外,有时也需要采用刺激方式使唾液腺分泌增加以获得更多样品。采用酸性糖果或0. 5mol /L 柠檬酸刺激,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唾液,通过刺激方式产生的唾液量可达5 ~10mL /min。不同的采样方式可能影响唾液中毒品检测结果,非刺激方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量较少,其中碱性药物的浓度较高。Kato 等[6]采用非刺激方式采集唾液,可卡因、苯甲酰爱岗宁和爱岗宁甲基酯的含量约为刺激方式的5. 2 倍。但刺激方式采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①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样品;②收集唾液的pH 值较稳定( 约pH 7. 4) ; ③可降低内部因素对S /P 变化的影响。

目前商品化的唾液采集装置较多,对唾液中毒品的提取效率各有不同。2006 到2008 年之间,欧盟资助项目“在毒品、酒精和药物影响下驾驶( DRUID) ”的6 个成员国对13 种唾液采集装置进行了评价,在经过2 950 多次检测评价,认为其中7 种装置采集效果较好,在日常交通执法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7]。

3 唾液中的毒品检测方法

由于受唾液样品量少、毒品在唾液中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唾液中毒品检测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但高灵敏度仪器的发展和使用可以促进唾液中毒品检测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色质联用技术,可实现对唾液中的多种毒品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例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LC-MS /MS) 可以对热稳定性差、极性较强以及大分子量的物质进行检测,也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毒品。但其最大的弱点是基质效应对检测的影响,Dams 等[8]的研究证实,在LCMS中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比采用电喷雾电离源( ESI) 产生的基质效应小,采用同位素内标法也可以降低基质对被测毒品的影响。且唾液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少,基质效应较小,所以前处理过程相对容易,通过稀释、沉淀蛋白、离心等方法即可进行LCMS/MS 检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 /MS) 法也可用来检测唾液中的毒品,虽然需要衍生化,且步骤复杂,但由于仪器价格便宜,因此也便于基层实验室使用。

近年来,吸毒后驾车案件的检测需求,促进了唾液中毒品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改进,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研究确定了唾液中毒品确证方法的检出限[9-10],相关信息见表1。

在美国,唾液样品检测已经在特殊工作场所、药物治疗、吸毒驾驶等方面应用广泛[10]。美国滥用药物和精神健康服务局( SAMHSA) 不仅规定了唾液中毒品的检出限,还规定了其它技术要求,包括样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采集、保存、控制过程; 有效性检验;实验设备; 分析方法的结论和报告; 医学解释的选择;实验室证明等[11]。

4 唾液中毒品代谢动力学研究

唾液中毒品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苯丙胺类毒品[12-13]、鸦片类毒品[14]、大麻类毒品[15-17]等。研究方法一般通过控制条件下定量给药,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采集唾液、血液和尿液样品,检测样品中毒品浓度,建立毒品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方程。由于唾液pH 值( 6. 2 ~ 7. 4) 一般低于血液( 7. 4) ,因此酸性药物在唾液中浓度比血液中低,而碱性药物正好相反,即唾液和血液中的浓度比( S /P) 不同。Olaf[10]综述了1990—2005 年对相关研究中不同毒品S /P 值,如表2 所示。

Wille 等[18]相关资料的的分析结果显示,比利时、德国、芬兰和挪威等国家吸毒后驾驶者血液和唾液样品S /P 检测值比上述表2 列出的比值范围宽,例如苯丙胺、可卡因、鸦片、四氢大麻酚和苯并二氮S /P比值分别为4 ~ 13、22、2 ~ 10、15 和0. 02 ~ 0. 1。唾液样品毒品检测窗口时间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12, 19]。一般研究认为,唾液中毒品检测窗口时间比血液和尿液短,但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检测窗口时间与染毒浓度间的关系,以及唾液与血液和尿液之间窗口时间的量化关系。

5 吸毒后驾驶的唾液检测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在道路交通安全检查中开始对唾液中的毒品进行检测[18, 20-22],也有国家已立法认可检测结果[2]。Badawi 等[22]采用UPLC-MS /MS 检测丹麦2008 - 2009 年收集的驾驶员唾液样品( 0. 2mL) ,经固相萃取并检测,检出毒品包括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可待因、曲马多、佐匹克隆等,所有毒品的定量限为0. 5μg /kg。Concheiro 等[23]采用LC-MS方法检测2004 - 2005 年间采集的468 位驾驶员的唾液样品,检出11 种毒品及其代谢物。Alain 等[24]的研究发现,唾液中检出毒品可证实其吸毒,毒品浓度可反映其自控能力受影响的程度。我国对酒后驾车有严格控制,但对吸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潜在危害的研究尚少且未收到到重视,需要加强研究,包括对毒品/酒精、毒品/药物、毒品/毒品之间的协同、叠加、拮抗等多重影响对驾驶者影响的研究。

6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毒品检测,唾液在采集、检测、仪器分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吸毒后驾驶方面更易实施,故唾液中毒品检测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但唾液中毒品检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检测窗口时间短、样品采集装置不完备、对大麻检测灵敏度不高,易受污染等; 在对吸毒后驾驶控制能力的评价,检测结果与影响行为之间的关系也需进一步证实,这些都是今后唾液中毒品检测研究的方向。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