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记者探访了南京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特殊监区,这里羁押的都是“染艾”嫌疑人或犯人。 特殊监区什么样:15平米“标间”更像是医院病房 进入监区,首先看到的是连续的两道铁门。铁门背后是一条长廊,长廊旁边的平房被均分成10多个15平方米大小的“标间”。同行的教官小声介绍,这里关的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因为涉嫌入室盗窃、吸贩毒等违法犯罪被抓。 虽说叫特殊监区,在这里羁押的犯人房间却更类似医院病房。每个房间一排3张床位,床尾靠墙上方挂着一台电视机。每名嫌疑人一床、一柜,外加一个汤匙、一个漱口杯、一把牙刷。艾滋病…

2015年5月7日 0条评论 303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甲卡西酮检测试纸 摘要: 甲卡西酮类策划药物是近年出现的新型毒品,国内经常称之为毒品“筋”、“浴盐”、“喵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滥用趋势。在介绍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的结构、性质及作用的基础上,对于其滥用现状、危害性和检测方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建立复杂生物检材中痕量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有所助益,对研究甲卡西酮类毒品的毒性作用、体内代谢过程及戒断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引言 甲卡西酮类策划药物(new designer drugs, NDD)是近年出现的新型毒品,在国际上已形成滥用趋势。由于该类策划毒品…

2015年5月6日 0条评论 8499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摘要 目的:了解甲基安非他明成瘾过程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与规律。 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草拟定性访谈提纲,对某市12例以甲基安非他明为主要滥用物质的吸毒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受访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22岁-50岁之间;初次使用甲基安非他明的年龄在16岁-46岁之间;滥用方式均为“溜冰”;首次滥用的剂量多<4片麻古。初次使用甲基安非他明后受访者在一段时间内间断使用药物;3例受访者在半年内开始规律使用,2例受访者在0.5-1年内开始规律使用,3例受访者在3年内转为规律使用。规律使用期间,5例受访者药物使用…

2015年5月5日 0条评论 363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又称去氧麻黄碱,俗称冰毒,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stimulants,ATS)。具有中枢兴奋、食欲抑制等多种药理、毒理学作用。长期使用MA可导致认知功能损伤,包括注意偏向,学习和记忆障碍,但与认知障碍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药物成瘾是否存在注意偏向现象,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有的研究显示药物依赖存在注意偏向,有的则提供了相反的证据。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简称ERP)是研究认知功能的重要工具,其内源性…

2015年5月4日 0条评论 408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摘要】 目的:对我所100例吸毒人员进行调查,通过SDS、SAS和SCL-90对100例吸毒人员心理进行健康状况分析。方法:通过访问和现场调查,并利用SDS、SAS和SCL-90对100例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得出数据与常模数据进行比较;对100例吸毒人员的性别、婚姻情况、从业情况、文化程度、是否复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男性在偏执和敌对上因子分高(P<0.05),女性在躯体化、抑郁、强迫因子分高(P<0.05);从文化程度中比较,高中以上文化的吸毒人员的抑郁和焦虑明显要比…

2015年5月3日 0条评论 379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比较,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的“新型毒品”滥用者和“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防御机制、个人评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并比较组间差异性。 结果: 在人口学特征方面,除文化程度外,两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 0. 01) ; 在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在吸…

2015年5月2日 0条评论 279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