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的方式 溜冰”到“散冰”,是吸食冰毒的两个连续步骤,两个步骤都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溜冰”的方法有:抽吸水烟筒、干溜、抽吸、口服和注射,而常见的“散冰”形式则包括:听音乐(专门有节奏感强的“冰带”伴奏,以供吸食者随音乐晃动身躯,加强快感)、发生性行为以及滥交、蒸桑拿、“口嗨”(无休止地讲话)、“手嗨”(不能自制地重复一些怪异的小动作,如咬指甲、抓头发)。 溜冰毒对人体的危害 溜冰后最常见对人体危害有:神经、心理、生理症状大致是:过度活跃、兴奋健谈、睡眠失调、无饥饿感、性欲亢奋、脾气暴躁、身体发软无力、瞳孔…

2013年5月16日 0条评论 1065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现在有不少人因为无知寻找刺激而溜冰毒,有些人认为玩一次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种说法正确吗?溜冰毒多少次会上瘾呢?为了让大家了解清楚这些,毒品检测网提供以下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以上问题。   冰毒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次使用就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溜冰毒的危害性很大的,因此它被称为“毒品之王”。冰毒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死亡。摇头丸是由冰毒衍生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合成的,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服用摇头丸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摇头不止,…

2013年5月16日 0条评论 860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 85 例患者,平均年龄(23.4±2.0)岁,OABSS 评分平均为(9.1±2.6)分;尿常规细菌学培养阴性占94.4%;影像学提示出现上尿路损害改变76 例(89.4%),尿流动力学提示:最大膀胱容量为18~121 mL,平均(68.8±25.2)mL;膀胱顺应性5.5~23.4 mL/cm,平均(13.9±7.6)mL/cm。结论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以下尿路刺激症状为主,病理提示膀胱粘膜溃疡性改变,尿流动力学提示膀胱容量的减少;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依…

2013年5月15日 0条评论 505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零口供”证据下贩卖毒品案的认定 公安机关在与李某取得联系后,立即着手开展工作。2009年8月5日李某向公安机关反映,陈某告诉李某其朋友手里有大量的冰毒和海洛因急于脱手.让李某帮助寻找买主,公安机关得此消息后.让李某以已找到买主为由与对方见面进行商谈,公安机关得以掌握了陈某的体貌特征。8月6日,李某又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对陈某说其朋友表示如果海洛因不错可以多买点进行吸食,冰毒如果不错也可以拿点,并于当日稍后时间对陈某提供的海洛因和冰毒样品进行了检验.陈某说海洛因440元1克,冰毒510元1克。8月7日上午.公安机关…

2013年5月14日 0条评论 9085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剂量与尿吗啡检测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不断证明,药物成瘾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脑疾病。长期滥用成瘾性物质会形成强迫性的觅药和用药的习惯化行为,引起学习和记忆发生障碍,最终表现为行为和心理的异常。阿片类物质成瘾者对阿片类物质持续性渴求和强迫性用药的病理基础是当阿片类物质反复作用于人体时,脑内相关的神经元为对抗药物强化作用而发生适应性变化,这一过程导致多种神经递质、受体、离子通道、蛋白激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最终导致突触传递、突出结构及神经回路的可塑性变化[1]。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降低吸毒…

2013年5月13日 0条评论 485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新型毒品检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国际国内毒品问题日趋复杂化,制毒、贩毒、吸毒现象较为严重。新型毒品,主要指摇头丸(MDMA)、冰毒、苯丙胺类、“k”粉类氯胺酮等。 一、新型毒品的基本特点与吸毒后的特征反映 新型毒品多为人工合成,依据毒理学性质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致幻剂,主要有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己哌啶和氯胺酮);第二类是促进中枢神经兴奋毒品,主要有甲基苯丙胺(冰毒);第三类为致幻和增强兴奋作用的毒品,主要有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又称之为摇头丸;第四类是对中枢神经抑制…

2013年5月12日 0条评论 6122点热度 2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