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成瘾性药物的临床种类与戒除

2013年11月9日 3972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药物成瘾性(drug dependence),又称药物成瘾,是指躯体和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精神方面和躯体方面的改变,并在行为上常常有为了再度体验这些药物精神效果,有时为了避免没有药物而产生的不快感,而周期地、持续地使用药物这一种强迫性愿望的特征。可存在或不一定存在耐药性,但同一个人可存在一种以上的药物成瘾性。

药物成瘾性是专用术语,又称药物成瘾或药物成瘾性,也俗称“药瘾”,是指药物长期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机能、生化过程和/或形态学发生特异性、代偿性和适应性改变的特性,停止用药可导致机体的不适和/或心理上的渴求。这个概念是60年代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人们所说的成瘾性只单指身体成瘾性,而将心理成瘾性称之为习惯性。药物的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64年用“药物成瘾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1969年对药物成瘾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

药物成瘾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成瘾性。

1.药物成瘾性的分类

成瘾性可分为躯体成瘾性和精神成瘾性: ①躯体成瘾性:主要是机体对长期使用成瘾性药物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包括耐受性和停药后的戒断症状。 ②精神成瘾性:是指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成瘾性倾向可以在动物或人体的药物研究过程中反映出来。非临床药物成瘾性研究可为临床提供药物成瘾性倾向的信息,获得的非临床试验数据有利于指导临床研究和合理用药,警示滥用倾向。

2.成瘾性药物临床种类及作用机理

产生成瘾性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吗啡、海洛因、阿片受体激动药、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及其类似物、镇静催眠药、可卡因、咖啡因、乙醇、大麻树脂、尼古丁、仙人球毒碱、墨西哥致幻蕈碱、挥发剂类(如丙酮)、氯胺酮等。以上化学物质的滥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且存在交叉使用现象。本文主要讨论阿片受体激动药、镇静催眠药、氯胺酮、苯丙胺类的相关情况。

2.1阿片受体激动药

从开始应用鸦片镇痛等,人类就发现了它产生成瘾性现象,到吗啡提纯、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出现,以及人工合成的一系列镇痛药,绝大多数都存在此现象。本类物质产生成瘾性后,一旦停药使用者出现严重戒断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不适、流涕、流泪、出汗、呕吐、腹痛、腹泻、振颤甚至虚脱。本类物质产生成瘾性的机理尚未研究清楚,有脑啡肽缺乏假说、P物质影响说等。有学者认为和长期使用本类药物后停用导致μ受体激动不足有关。催产素神经元,尤其是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在吗啡依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吗啡可能直接与催产素神经元上的μ受体作用而抑制催产素神经元,因此,催产素神经元是吗啡依赖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也有研究表明和蓝斑核异常放电有关。最近,由于NMDA受体对记忆形成的重要性的被揭示,NMDA受体受到特别的关注。酗酒和吸毒成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种习惯的形成。资料表明,长期慢性给阿片类药物可使G蛋白、cAMP等第二信使和蛋白磷酸化系统发生变化,这些适应性改变可能参与了阿片类成瘾性的产生和发展。阿片慢性给药时,LC(蓝斑核)的cAMP系统上调至少部分代表了阿片耐受、依赖、戒断的生化机制。

2.2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类以及苯二氮类药物产生成瘾性是肯定的。长期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的病人,突然停药或迅速 减少药量时可发生戒断综合征,出现与药理相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兴奋增高和精神、神经症状。可有焦虑、易激动、流涎、震颤、恶心、呕吐、共济失调、两眼发直、肌张力增高、幻觉、妄想、定向力丧失、高热、瞻望、轻狂躁状态或癫痫样发作等。睡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一般将睡眠分为NREM和REM,参与的调节物质有5-HT、NA、GABA、Ach、睡眠肽、睡眠促进因子、PG、褪黑素等。一般认为产生成瘾性原因,主要是影响睡眠时相,停药出现多梦反跳性失眠,从而产生药物依赖。对GABA能神经的研究表明,苯二氮类药物间接增强GABA能神经的作用,使Cl - 通道的开放频率增加,促进其超极化;长期使用使神经细胞产生适应性等。

2.3苯丙胺类(ATS)

苯丙胺及其衍生物为中枢兴奋剂,其成瘾性主要表现为强迫性觅药,强烈的渴求心理。苯丙胺类停用的脱瘾症状主要有:精神呆滞、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有自杀倾向研究表明,从腹侧被盖区投身到伏核、大脑额叶皮层、嗅结节、杏仁核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是产生中枢神经兴奋剂成瘾的重要神经基础。中枢神经兴奋剂通过抑制多巴胺重吸收或促进多巴胺释放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高于生理水平的多巴胺作用于相应的多巴胺受体,从而产生神经适应性和成瘾行为。

2.4氯胺酮

本药于上世纪六年代发明后,曾作为麻醉药广泛使用。目前临床上多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基础麻醉,亦可单独使用,用于一些小手术,或诊断检查、全麻诱导、复合全麻以及需反复操作的强镇痛(如烧伤换药)等临床麻醉。氯胺酮能选择性阻断神经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同时兴奋脑干边缘系统,引起它特有的感觉和意识的分离状态,被称为“分离麻醉”。氯胺酮的欣快效应类似于可卡因、大麻和酒精。研究表明,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受试者,在服用氯胺酮后都会出现“去人格化”、“去真实感”、人体形象改变、梦境、幻觉以及恶心、呕吐。氯胺酮的梦幻作用是导致滥用的基本因素。氨胺酮通过与NM-DA受体的苯环己哌啶位点结合,非竞争性抑制谷胺酸对该受体的激活,且对NMDA的阻滞有时间和刺激频率的成瘾性。近来发现氯胺酮抑制非NMDA谷胺酸受体;而这一抑制可能由谷胺酸、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系统介导。氯胺酮对G蛋白偶联受体族中的阿片受体的激活较少参与镇痛。但氯胺酮的致幻作用可用与κ的受体的作用来解释。κ受体的激动剂能引起相应的效果,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低,纳络酮不能逆转氯胺酮的镇痛效应。M胆碱及N受体均受氯胺酮所抑制,且与其部分副作用有关。氯胺酮对多巴胺和5-羟色胺(5-HT)的摄取也有抑制效果,从而增加中枢多巴胺能神经的活性。

3成瘾性的戒除

3.1阿片受体激动药本类物质的生理成瘾性的戒除方法有:自然戒断法、非药物戒断法、药物戒断法。其药物戒断法主要为梯度戒法,应用药物常用美沙酮。心理成瘾性的戒除常使用阿片受体阻断纳络酮、纳曲酮,纳络酮并能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前苏联开创的手术靶点破坏法被证明疗效有限并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损害;针灸能改善身体依赖症状,并且对心理依赖行为也有一定期的干预作用。

3.2镇静催眠药 本类药物的成瘾性主要在失眠治疗时产生。中医治疗失眠不产生成瘾性 [1]。对代表药物地西泮等产生成瘾性的患者,采用替代疗法,逐渐减量:在一个半月到三个月内减完,每周减量不超过5mg地西泮的等效剂量,每减少10%需一周以上。并可在药物保护下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常用保护药物有抗抑郁药(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卡马西平、抗精神病药(氯氮平、氯丙嗪、泰尔登)、普奈洛尔、可乐定等 [2]。

3.3其他药物 目前也主要采用替代疗法。

药物成瘾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现象,要完全解决这一难题,还需大量的实验及研究。

参考文献

[1]滕晶.辩时治疗失眠浅谈.新中医,2005;37(1):84

[2]钱之玉,等.失眠及其药物治疗.药师培训,2004;76

毒品检测网

客服微信:dupinjianc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