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非他明、利他林、匹莫林引起的肝脏损害已经在临床上受到注意,但相对与大脑和心脏来说,安非他明类兴奋剂引起的肝脏损害还是较少的。大部分临床报告的病例多发生于服用正规医疗用安非他明类药物的情况下。在一项回顾100例匹莫林有关的肝脏毒性作用研究中,有足够证据证实肝脏毒性的有43例。根据血清中酶的测定结果和尸体剖验结果表明肝脏损害的特点为肝细胞性坏死,并推测是由于特异性的代谢反应所致。在另外一例11岁孩童服用匹莫林治疗注意力涣散的病例中,患儿出现肝功能衰竭,肝脏活检见散在性肝细胞坏死和广泛性血管周围纤维化。 利他林有关的肝…

2013年7月29日 0条评论 4929点热度 9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根据临床药理研究结果,MDMA的有效口服剂量为50~ 150mg。服用MDMA后,在25~30分钟内服用者产生幻觉,出现世界平和的感觉,对陌生人采取较友善的态度,警惕能力降低,易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5小时后左右药理作用开始消失。服用 MDMA的人承认服用后有性开放的倾向。大剂量服用MDMA,常有听觉和视觉的改变。许多吸毒者认为MDMA可产生正性效应。正性作用包括减少小事件的发生,改变知觉和心境,增加交谈能力、理解他人情感和理解力。认识和精神上的改变包括欣快、感知改变和幻觉。 MDMA对吸用者的影响,根据文献报道主要…

2013年7月28日 0条评论 6265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冰毒(安非他明类毒品)类兴奋剂引起的递质释放机理与血中浓度有密切关系。 在较低浓度(1-5mg/kg)时,冰毒(安非他明类毒品)通过细胞膜的载体蛋白进行交换性扩散进入突触内,并将突触内的神经递质排到细胞外。在中等浓度(5mg/kg~),冰毒(安非他明类毒品)不仅通过细胞膜的交换性扩散进入突触内,也可以通过被动性扩散进入突触内。在突触内的冰毒(安非他明类毒品)还可以通过突触小泡膜上的载体蛋白和小泡内的神经递质进行置换反映。 大剂量时,冰毒(安非他明类毒品)不但能通过交换性扩散和被动性扩散的方式进入…

2013年7月27日 0条评论 6946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怎么那么多年轻人小伙吸毒呢?应当说,青少年吸毒,系由诸多因素所致,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状态与沾染毒品有直接关系,青少年吸毒的5大因素: ①好奇心理 青少年吸毒,大多是因对毒品好奇所致。据云南开远市对 451名海洛因吸食者进行的调查,发现154人因好奇而染上了毒品,占被调查人数的34. 1%。有一名叫董昆的吸毒者,听人说毒品令人“通体舒泰”,享尽“天福”,结果一试而不能自拔。为筹毒资,他竞持枪抢劫出租车,当场被警察抓获。 ②对毒品无知 青少年吸毒,有的是因对毒品无知所致。据统计,在我国吸毒的青少年中,有82%是在不了解…

2013年7月26日 0条评论 452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心理治疗的重点在于解决心理上的矛盾。心理治疗的方法在生活中有绝妙的应用。据《后汉书》记载:某地有一太守,因忧思郁结患病,久治无效。后请名医华佗诊治,华佗闻得太守的病情后,开了一个奇妙的治疗“处方”:他故意收取了太守的许多珍宝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讽刺讥笑太守的信札。太守闻讯勃然大怒,命人追杀华佗,但华佗早已远去。于是,太守愈加愤怒,竟气得吐出许多黑血。不料黑血一吐,多年的沉痼顽疾也随之痊愈了。这里,华佗正是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以 “怒胜忧思”之术治好了太守的“心病”与“身病”的。 我们知道,心理治疗的方法是极为多样…

2013年7月24日 0条评论 3227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为戒毒戒心瘾准备 认识什么是心理治疗 众所周知,吸毒者不仅在生理上依赖毒品,而且心理上也依赖于毒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瘾”。心瘾只是一种俗称,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心理依赖或精神依赖。我们将吸毒看作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所以要用到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来治疗吸毒这一行为,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治疗患者心理疾病、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的过程。心理治疗与精神刺激是相对立的。精神刺激是用语言、表情、动作给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创伤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心…

2013年7月23日 0条评论 397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