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负面事件的压力也会导致吸毒 对于另外一部分吸毒高危人群来说,情绪不稳定,或者面对生活负面事件时希望借毒品寻求解脱或追求刺激也可能会诱发他们吸毒。不步吸毒者第一次吸毒都是在极度痛苦、压抑和苦闷的状态下尝试的,无论是失恋者、生意失败者、失业者或者绝望者等,他们都企图从毒品中寻求解脱,甚至追求幸福。而事实上,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只会有一种结局,自己本身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却又坠人了更加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没有一个人能从毒品中寻找到真正的解脱,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片刻的欢愉过后,便是更痛…

2013年7月2日 0条评论 399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共五个条文,规定了技术侦查、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三类特殊的侦查措施,明确了技术侦查措施实施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解决了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难题,反映了刑事诉讼法日益走向科技时代。 一、技术侦查概述 在我国,有关“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定最早出现在1993年的《国家安全法》中,当时甚至采纳半军事化的称谓,即“技术侦察措施”。该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

2013年7月1日 0条评论 3363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无知、侥幸心理作祟 虽然许多吸毒者在染上毒瘾之前,都曾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毒品的一些危害,也有一定的拒毒心理,行为上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毒品的体验;但是最终由于自身意志的薄弱,以及无知、侥幸心理的作祟,使他们经不起别人的引诱和唆使而走上吸毒之路。利用吸毒高危人群对毒品的无知、侥幸心理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他们吸毒,是毒贩的惯用伎俩。例如,有的毒贩谎称“吸毒可以治病”、 “吸毒可以减肥”或者“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等,从而诱骗一些吸毒高危人群走上吸毒之路。 【案例】 21岁的阿采,他的表哥染上了毒瘾,姑姑一家为了孩子开始贩毒…

2013年6月30日 0条评论 1102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高危人群面对的考验 当今世界毒品泛滥,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一系列数据均表明,我国吸毒人数正日益增加,低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吸毒就好似一种特殊的“传染病”,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和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而吸毒高危人群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染人群。通过一些禁毒文献和案例的参考可以发现,吸毒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好奇、无知、人生受挫、精神空虚、寻求刺激、受亲友吸毒影响、他人教唆引诱等。 对于吸毒高危人群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易感性,他们也极有可能在这些相似的情境和因素下染上毒瘾。对于他们而…

2013年6月29日 0条评论 4495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吸毒者背景 男,21岁,未婚,中专,放高利贷,上海人 吸毒者的工作阐述 赌场里有一种工作叫“放水”,也就是放高利贷,我就是干这个的 我中专毕业后曾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月工资600元。我做了3个月就不做了,因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泡一次酒吧的。 我们城乡结合地有很多赌场,有的在家里聚众赌博,有的在山上搭个帐篷聚众赌博,参与赌博的人员都是各行业的老板,也有些是家中动迁有一笔财产者。赌场里有一种工作叫“放水”,也就是放高利贷,我就是干这个的。这也是专门的行当,有老板,他们就靠这些赌博者的输赢来营利。赌场里有的人分工专门到…

2013年6月28日 0条评论 5526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预防的个人应对 (1)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指引着人们行动的方向,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懂得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就能克服那些吃喝玩乐、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观念,抑制毒品的侵害。 (2)对毒品有正确的认识 尽管国家对毒品的危害作了大量宣传,还是有很多人对毒品没有正确的认识,出于好奇或被人欺骗、引诱而吸毒。 对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产生好奇心并想尝试一下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毒品与一般事物不同,一旦沾染很难戒除。因此,如果…

2013年6月27日 0条评论 3964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