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禁毒战,因新型毒品的出现和泛滥,陷入困难、被动的历史阶段。 令人特别忧虑的是,比起鸦片类传统毒品,化学合成类新型毒品对社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其侵害目标直指中青年人群,它把很多女性推进火坑,把很多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它让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搭上迅捷的快车,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安全制造重重危机。而且,它远非海洛因等传统毒品那样臭名昭著,相反,它被美化成“减肥”、“壮阳”、“消烦解愁”等形形色色的“灵丹妙药”,让不识其真相者趋之若鹜。 冰毒等化学合成类新型毒品为何方“神圣”?其毒性究竟厉害到何种程度?半…

2013年10月23日 0条评论 4629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冰毒戒除者对正性刺激的行为倾向性 药物滥用是一个全球化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药物滥用对依赖者认知加工方面的影响机制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药物依赖领域的诱因一易感化模型的解释,长期药物使用导致某些神经回路对药物及与其相关刺激的高度敏感,即神经易感化(neural sensitization),进而提高了对药物的唤醒、注意和对药物奖赏的“欲望”。 相关研究显示,药物依赖者对于药物相关线索或情绪线索存在自动化评价机制,表现为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等。这些研究对上述理论假设给予了支持。然而,现有研究虽然说明药…

2013年10月10日 0条评论 9149点热度 1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 涉毒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贩卖毒品案占涉毒犯罪的绝大多数,各国都将贩卖毒品的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我国现行惩治贩卖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仍有不足之处,本文拟对贩卖毒品罪的既未遂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以期得到批评指正。 一、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不同观点 贩卖毒品罪作为一种行为犯,应当以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但如何才称得上犯罪行为完成,学者看法不一,由此导致我国刑法理论界在贩卖毒品罪既未遂标准的认定上,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目前理论界大致存在四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贩卖毒品通常包括低价买入毒品和…

2013年10月7日 0条评论 3401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毒品犯罪历来被认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运输毒品犯罪是毒品犯罪的表现形式之‘。虽然我国刑法以及相关的解释对有关运输毒品犯罪规定的比较详细,但是司法实践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实务中以运输毒品罪定罪处罚的少之又少。笔者结合刑法理论,通对运输毒品行为特征的总结,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中有关运输毒品规定做比较分析,以求清晰认识运输毒品犯罪的定位。 一、运输毒品行为的特征 我国将运输毒品犯罪行为作为一种严重的毒品犯罪进行打击。先后通过1979年刑法、1990年《关于禁毒的决定》、1997年刑法、2000年《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

2013年10月5日 0条评论 3418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全球化毒品犯罪及毒品泛滥己构成全球性威胁,西方学者研究全球性的毒品犯罪活动后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年,全国基本上禁绝了毒品,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无毒国”。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贩毒集团利用中国边境毗邻“金三角”毒源地的地缘条件,假道中国将毒品运往国际毒品消费市场,毒品在中国死灰复燃。现在毒品犯罪己蔓延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型毒品泛滥迅速,以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k粉)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新型毒品)正逐步取代传统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滥用最为广…

2013年9月29日 0条评论 10399点热度 2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

结果:60名海洛因吸食者营养不良40例(66.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19例(31.7%),营养良好1例(1.6%)。40名冰毒吸食者营养不良24例(60.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9例(22.5%),营养良好7例(17.5%)。有无营养不良风险与毒品的种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吸毒人员血清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海洛因吸食组高于冰毒吸食组(P=0.000);营养不良组高于无营养不良组(P=0.00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组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 =0.000)。 结论…

2013年9月25日 0条评论 4200点热度 0人点赞 毒品检测网 阅读全文